第一卷精彩至极,然而唐突的主线转折使得全书体验断崖式下跌,主人公的描写缺失又加速了这点。
书名 | 死人经 |
---|---|
日期/作者 | 2015年,冰临神下 |
分类/状态 | 中文网文 未读完 |
字数 | 389.58万 |
这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复仇故事。
仅从第一卷看,从主人公遭遇灭门到潜入仇家大本营到逃脱的整个线性叙事完整且紧凑,大量穿插的角色心理活动与行为相互照应,近乎完美的勾勒出了一个被情绪裹挟却又无力复仇的少年样貌。
我私以为,复仇是一个情绪远大于理性的概念,如果纯粹从自身既得利益来考虑,这个行为本身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所以复仇故事多半始于强烈的情绪(仇恨或是某种责任),由情绪去带动角色的活动本能。但是往往这种本能往往难以取得什么效果,这时候情绪便会因挫败感而降温回落,理性开始抬头,在感性与理性激烈交锋之时,人类的又一天赋本能利益权衡便在此时悄然侵入大脑,经常悄然间改变复仇的单纯性,使其夹杂了诸如私欲之类的杂质。
该书巧妙的运用主角的情绪变化作为剧情转折的节点,由愤怒催生出同态复仇,由仇恨引发复仇对象的扩大化,由日常生活的平淡弱化了极端情绪,又因触景生情再一次强化了复仇心愿。整个故事主线变化顺畅清晰,巧妙的将众多人物和情节紧密的串联起来。更妙的是,该书极为丰富的心理描写使得主人公的情绪变化显得尤为细腻,与场景描写、人际关系等均能相互联动,整体故事一口气看下来酣畅淋漓。
可惜的是,该书第一卷结束后似乎找不到了剧情的发展方向。必须强调的是,无论如何,该书的主线是毫无争议的复仇。我实在很难理解整本书的故事重心从第一卷的复仇到逃出仇敌大本营后突兀一转诸王争霸的变化,硬要说的话,或许是主人公发现个人没有能力做到复仇的目标,所以只能转向优先壮大队伍,企图用战争手段来彻底摧毁仇敌。可问题是,这种转变是完全基于理性判断的,但是全文却并未对这种转变做出充分解释,观感上显得十分突兀。雪上加霜的是,上一卷的堪称完美的情绪线索被一句“几年后”的时间描述给强行切断了,不但没有营造出时间的厚重感,反而显得莫名其妙。
回到主题上来看,复仇的目标显然是扩大化了的,从一开始的某个人到某个组织,再到这个组织的头目以及头目的家族,情绪会带着角色不断的升级复仇的内容,客观来说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正常不代表合理,作为一个理性思考的个体,由某些特殊遭遇反思上述复仇目标扩大的问题才是合情合理的。我个人认为,在叙述上应当有意点出这种扩大现象的不合理性,而不是堂而皇之的任凭其发展而不做解释说明,或者说,角色应当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对这种扩大化的迷茫和思考。否则,角色只会是从头至尾都是被情绪冲昏了头脑、毫无成长可言的杂鱼形象。(作为配角姑且是合理的,但主人公显然由理性主导行动的前提下,这种忽略非常破坏整体的剧情逻辑)
事实上,该书的第一卷对于复仇的心理变化已经做了非常详细的描写,所以更加衬托出后文的不协调。更加灾难的是后文对人物的片面刻画,先不提配角像是随用随弃的工具,主人公的描写中几乎看不到其自由意志,从第一卷末逃走后,无论是从个人复仇转变为群体争霸的心理动机,还是后续各种行动的沉默开展,主人公的决策总给人一种被裹挟的奇怪感觉。
客观的来说,如果完全抛去第一章和其带出的复仇主线,仅从后文来看仍然算的上是一部还不错的作品,然而实在是开篇珠玉在前,光芒太甚,后文的转折便显得苍白无力,甚至狗尾续貂了。仔细一想,真要砍,不如把后文全删了吧,单看第一章,已经足以称得上大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