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作者臆想与读者观感达不到统一的某一角色的评价争议。
书名 | 我的老婆是公主 |
---|---|
日期/作者 | 2011年,初恋璀璨如夏花 |
分类/状态 | 中文网文 已完结 |
字数 | 217.7万 |
评前声明——该篇仅针对某一角色的失败塑造进行分析,并不适用于该书全文所有角色。
该书作者曾在章后评中吐槽说不理解为什么很多读者不喜欢作品中的某某角色(以下统称为某某),然后就他本人的塑造逻辑和喜好倾向做了长篇大论,我私以为非常有趣。我们先不谈作者本人的喜好倾向对于书本身来说是否重要,主要谈谈我对于上述这个某某本身的理解。
事实上,我本人对某某也是不喜的,不过这种不喜并不是我对于角色本身展露出的特质不喜,而是认为某某的角色塑造相较于作者将其放在整本书中的位置不匹配。我个人认为,作品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有其自身作用的(除非是凑字数),例如主角通常是为了展现故事的核心主旨、寄托写作动机,反派是为了制造冲突、丰富故事内容兼具配合主角成长,简单来说,即使每一个角色的每一段描写皆有其目的。
基于上述逻辑,通常情况下,一个角色对于全书来说作用越大,所占的篇幅越长,描绘越细致。例如以主角作为主视角的作品往往将其贯穿全文,事无巨细,甚至用第一人称来强化其重要性。那么某某呢?从角色位置来说,她占据了女主(或之一)的位置,所用篇幅巨大,然而她的人物形象却显得苍白无力(典型的二次元傻白甜);从本书以主角作为主视角的写作手法来说,除主角之外的其他角色理论上都是配角,要为主角的某部分成长、形象、特质等作出衬托或是起到某些作用,然而某某除了初恋之外几无长处。全书通读完我对于某某最大的疑惑就是,这么耗尽笔力描绘出了一个既不丰满也无作用的角色到底意义何在?说句不客气的话,将某某的戏份完全删除,丝毫不影响整本书的节奏和故事发展。
直到作者本人现身说法,总算是明白了——作者只是在借由该书塑造了他的梦中情人并且力捧罢了。说到底,作者本人的倾向对于作品而言其实无足轻重,其特意在章后评中大肆鼓吹某某的行为便显得有些滑稽了——谁关心你的喜好呢?大伙儿只是不喜欢看你占用字数臆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