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小说《候鸟》

一部没有错误、很流畅的作品,美中不足的是几乎没有剧情深度、情节过于样板戏

作品名 候鸟
日期/作者 2023年,KID Fans Club
分类/状态 视觉小说 已发售
总时长 3h

先谈谈我对高中阶段恋爱的看法。高中阶段仍然属于人的青春期,区别于初中(青春期初期)的懵懂、对未知的畏缩和小心翼翼的探索,高中阶段相对更具张扬和冲动,更有一种“我已经完全理解了”的认知错位。这种认知错位尤其体现在对“爱”这个复杂命题的理解上,高中阶段的人几乎无法分辨由身体发育带来的生理上的异性吸引和由主观情感迸发的社会性爱情,而与父母长时间脱离(住校)、精神上的独立又会偏向认同自我认知,如果没有外界干预很容易产生偏离(相较于主流价值观)。故而总体上我对高中阶段的恋爱是不看好的:一是对过程不看好——几乎必然会干扰正常学业;二是对结局不看好——绝大多数毕业即结束。另外我个人认为青春期的发展重心应当是塑造个人,而非过度追求人际关系。

不过青春期恋爱也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在懵懂与克制中寻求个人与人际关系的平衡。举个简单的例子,没有明确升级成恋爱关系的异性朋友通常可以促进双方的学业进步,而在这种懵懂暧昧的关系持续期,双方均会对这种“异常”的双边关系进行不断思考,甚至能推动思想的快速成熟。

然后来说说高考复读,我个人认为复读是一笔相当不值的投资。首先人的一生黄金时期是恒定的,复读的一年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几乎是零提升;其次进入大学又是一个认知水平的飞跃,复读一年相较大学一年会产生巨大的认知鸿沟,以往(高中)的人际关系几乎不太可能重连,这对于个人社会网络来说是相当大的损失。说到底,大学只是一个学习平台,并不是什么铁饭碗,甚至算不上敲门砖,次等大学到高等大学(甚至于提前进社会相较读大学)对于个人成长而言事实上并没有多么大的差异,我并不认为这种差异值得投入黄金时期的一年来填补。

上述两点已经足以说明该作品我之所以认为剧情没有深度的原因了。其一,作者在处理青春期恋爱关系时只是简单的套用普通恋爱推进模板,由相识到熟悉到确立关系,却没有考虑青春期的特殊性,以及这种“恋爱”的实际形态(仰慕导致的亲近、怜悯特殊处境的关怀或是单纯的好色)。其二,主人公为了追逐一个念想选择复读,说服自己的过程显得有些儿戏,完全没有深思熟虑,而且作者本人似乎也倾向于复读后达到目标是一种“成功”。

我其实是被“现实主义高考故事”吸引来的,结果实际上看到的确是一个主讲双人恋爱的幻想作品,稍微有些心理落差(笑)。先扬后抑的说,这是一部没有错误、体验流畅、观感良好的作品,但是几乎没有剧情深度、情节过于样板戏,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小品。如果是和我一样奔着“现实主义高考故事”来的,建议是直接调头;如果只是想找个短篇青春题材故事,该作还是值得一看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