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乎上大量剧情分析、常年占榜的历史网文,笔者曾无数次拿起又放下的纠结之物。
书名 | 庆余年 |
---|---|
日期/作者 | 2017年,猫腻 |
分类/状态 | 中文网文 未读完 |
字数 | 377.61万 |
不知道多少次在各种推荐排行榜上看到它的大名,提起时总是响起称赞声,剧情解析、人物解析、立意解析大段的文字每每让搜索到该书的人不知所措,总以为要报着什么虔诚的心态才可以拜读。然而就我看来,庆余年像一个即兴参演的舞台剧更甚于一本小说,用一个随意捏造的角色在想当然的世界中运行作者预先设定好的精彩情节,拼凑出看似连贯完整的故事。
真要给庆余年定个分类的话,我更愿意称其为奇幻小说,而不是所谓的历史小说。历史小说受限于真实历史的框架,只能在史书春秋笔法的缝隙中发掘出人物的生活痕迹,借作者之手安排其独有的进化方向,并最终实现或着说弥补某一历史遗憾节点,这种人为干预的“偶然”和历史事实的“必然”的碰撞,酝酿出崭新的世界线,是历史小说的最大乐趣。然而庆余年的“历史”,不过是为了给其“精彩情节”铺路的泡沐填充,是刻意展览的舞台剧鸡肋的背景板。说它是奇幻作品,不是因为时空穿越(历史小说穿越比比皆是),而是它实在意义不明的故事开篇,对主角、世界背景的抽象描写,和完全不知所谓的早期人物行为。
事实上我从未坚持完所谓的“充满伏笔的开头”,进入“节奏拉满的精彩篇章”,每次书荒时想找点什么代餐,总是被榜单上仅剩的这个名字吸引,然而每每看到抄书、抄诗还大言不惭、人前显圣的主角,用着极其幼稚的待人“技巧”,和为了迎合这样描写而展露出完全没有逻辑的配角的行动,实在难以用“人物的成长”来期待后续可能精彩的剧情。我总以为好的故事的前提是至少有前后一致的世界观、丰满的人物(不至于片面、抽象成某一性格符号)和事件背后充分的行为动机,而庆余年甚至三者都无从体现。
最后,我大概真的不喜欢魂穿婴儿。